最近電視台在演孫子大傳,認識惠仔的人一定知道惠仔太喜歡看大陸演的歷史劇及金庸改編武俠劇。

我想孫子大傳演到現在應該快要結束了,不過總不符合對它期望。理由如下:

(一)影劇中對孫子兵法詮釋太少,好吧,想想這一點可以原諒,因為大概此劇重點是釋演「孫武」的故事而非「孫子兵法」的應用!

(二)實在看不出那個「奇女子」漪羅到底是奇在哪裡?我認為那是想"牽成"新人硬加入的角色,那個楚國公主還比較有思想一點。我只覺得漪羅莽撞又無腦,整天只想著報仇,手段太差,又沒深沈的心腹,鬼才會覺得報的了仇恨。

(三)劇中轉眼間過了九年,楚昭王依舊是一張沒變的小孩臉,一點成熟感都沒有,就好像神雕俠侶(黃曉明演的那一部)中耶律齊經過14年依舊穿那一套衣服一樣,難道就因為他非主角所以一套戲服就只能從一而終嗎?導演也幫幫忙一下,體會一下配角的心情(B喀也有可能出頭天阿),也不要這樣省錢,金庸迷可是睜大眼在檢視每一劇情。

(四)說實在的,我看不出來孫武到底對漪羅有沒有"相意愛"的感覺,如果有,那孫武到底欣賞漪羅哪一點阿,感情戲沒有表達得很清楚。

(五)劇中看不出孫子兵法的奇特性,戰爭中對主將心理分析部分太過少了,甚至楚軍與吳軍決戰性的一戰莫民奇妙的楚軍就敗的一塌糊塗,那個楚國沈尹戍將軍不是被形容滿有心腹的將軍嗎?怎麼突然就敗的一塌糊塗了?鏡頭馬上就轉成地上躺滿了死傷軍士,劇情過程太過粗糙,交代不清。

(六)孫子兵法中「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沒想到吳王闔閭竟然解釋為把搶來的妻妾分給屬下,不知道是以前的人無知?還是本人看多了歷史劇覺得這種解釋法很不可思議??

不過,其中我覺得「吳子胥」這個人最讓我難解。歷史中吳子胥因為父兄被楚平王所殺而逃到吳國,他的"一夜白髮"最為人所稱道,說實在的,我也只記得他一夜間焦慮的白了頭髮,其他的完全不清楚。可是在他終有一天回到了郢都(楚國都城),即便對楚平王有大仇恨,他怎會對自己同胞下手那樣殘忍,在砍人時沒有對同胞一絲慈愛的心,另,又把楚平王拖出來鞭屍行為也太不厚道(不過能理解他心理的恨);攻城後還大肆玩弄楚宮內嬪妃宮女,他的仇恨拿女人出氣幹嘛?說實在的,這個人實在很有爭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bookt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