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漸漸ㄟ當體會為啥密作阿爸阿母ㄟ人,攏ㄟ供引愛甲魚頭、魚嘛鬥邊(都說他們愛吃魚頭魚肚邊)。

上次我煎了「恰章」(台語,一種魚名),因為評仔、阿肥都不敢吃魚頭魚肚,眼看著不吃東西就浪費帕甚去,所以我只好硬著頭皮塞到嘴裡咀嚼了,原來父母親的「愛吃」不是建立在他們的喜好上,大部分是建立在他們的勇敢與包容上,只因為他們愛護自己小孩。其實魚頭與魚肚真的不難吃拉,煎的「恰恰」還蠻香的,也許我會慢慢的嚼出父母親口中的味道。

在我們家,小孩子沒有待在父母旁邊沒有在他們眼睛皮底下過活,不論多遠都算住在外面,食衣住行樣樣他們都還是會擔心得到,煩惱不知道有沒有穿暖、不知道有沒有吃飽,現在社會吃飽也不算難事,他們會說外面吃的不健康、不衛生,所以每當「回家」,餐桌上的菜色何其豐盛,雞豬魚鴨海產皆因我們的回家大受無妄之災,即便大熱天也要煲補湯,多多少少補一下,既可以補充一下平日在外吃的營養不良,或有剩(指:煲湯功效),可以保留到冬天寒冷時消耗。

我想到阿母共,以前的人其實是平常就在補了,等到冬天補的功效就出來了,現代人,到冬天才要補,攏昧護阿(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常常夏天吃的是麻油雞、麻油腰子、鮮魚湯,我其他兄弟姊妹吃的是當歸雞湯、蛤蠣干貝雞湯、鮮魚湯....,冬天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鮮魚湯。為何我喝的湯品不同勒?因為體質的關係,為何每次都有鮮魚湯,因為阿母說吃魚比吃肉好。

所以每當所有小孩一起回家,桌上最多的是湯品,魚湯一定要,而且先煮讓我們在飯前先喝,吸收才會好,其他湯品吃飯時喝。說來也挺辛苦的,我常常有被灌蟋蟀的感覺,而且覺得在家裡常常飽、常常餓,飽是因為湯喝多了,餓是因為湯尿完就沒了,所以在家的日子,嘴巴總是不斷的尋找東西吃。

我很少跑到別的同學朋友家吃飯,大部分都是我帶朋友回家吃飯。(哈~~~,有點「阿舍」的感覺!--->想像:我帶朋友回來了,還不送飯上來)所以我並不瞭解其他人家裡是吃些什麼,也從來都沒想過這種事情。有一次評仔終於帶了他北部的朋友南下到我們家做客,那個朋友事後跟評仔說阿母好會煮飯,而且我們家吃的好好歐~~。

吃的好好???我從來都沒想過吃得好壞的問題,因為我家是一般家庭又不是富貴之家,總以為家裡的菜色就是其他家庭的菜色,只是看料理刀工強不強而已。從此以後我每到朋友家就會偷偷觀察其他家庭吃的菜色,之後我就覺得我們家吃的比帝王還好說。

阿母總說他擁有的就是我們四個小孩而已,我想我們四個真是阿母不斷研發菜色要讓我們吃得開心滿足的動力。食物是有記憶與味道的,我想這很能說明我們實在吃不習慣外面的東西,時常阿母還阿爸寄補給品上來。

我們家的菜色之豐盛,我有時候也覺得很不可思議。哪一個家庭容許孩子把蝦子當點心啃掉,阿母還會高興欣慰的看著我們吃完。我們還吃過所謂的蝦母,蝦母的售價是以片兩來計價,阿爸不知道哪一級的同學竟然養蝦母,那一陣子我們常常吃蝦母吃的熱淚盈框,靠~~,怎麼這麼好吃彈牙;阿母的烏魚子還會研究室野生的或是養、灌的,干貝、中藥材因為要煲湯所以隨時預備著,而且重點是我阿母很會烹煮還會因我們的口味隨時調整,雞湯太油得冷卻後把雞油給撈掉(現在會交代雞販抓熟一點的雞、鴨),湯頭太嘍(就是湯色太混雜),就會研究原因想辦法改善,醬油(膏)哪個牌子滷肉好吃又香,而且滷出來的香味得受到我們家犬阿虎、美津搭在窗戶邊聞香流口水的認可才行.......。

至今在我的朋友中僅有一位朋友家裡用的食材跟我們家裡有得拼,可是可能因為我阿母身體較差,所以他在烹煮再會考量我們健康問題所以口味較清淡不油膩,可是我朋友阿母的料理方式尚稍嫌油膩,但手法也一把罩,不是不好吃,是吃多了容易三高,只能說口味依人而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bookt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